疫情下餐飲業經營之道 名家評論 工商時報 年營收變化方面,2020年多數業者營業收入皆較2019年有所下滑,而亞洲藏壽司、路易莎、豆府及揚秦等業者,則因為積極展店,門市數量擴張,營收呈現成長趨勢,成長率均在10%以上。 關鍵活動面:具規模的餐飲業應主動發布不減薪、不裁員:為服務客戶將開發新產品組合:主動發展自家物流送至客戶手中,進行深度服務等正面訊息,致贈餐食予醫療單位,協助疫情救災,強調重視ESG。 並對外宣示於疫情期間訓練員工,朝電子商務、物流、售後服務知識形成正面形象。 在空間規劃以及室內設計的部分,團隊秉持著以客為先,溝通的過程是與業主最重要的橋樑,過往發生在室內設計許多案例是資金預算的問題以及確認風格與完工驗收的時間成本之上。 展望後市,太魯閣晶英總經理趙嘉綺表示,將視疫情狀態調整接待訂房,明年營運則聚焦穩定住房率、維持顧客滿意度2大重點,規畫推出搭配節慶、在地文化、當地活動等特色的豐富多元的住房專案,創造差異性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同時,台南晶英催生「幸福製造所」宴會業務,包辦各類形式聚會、媒合具特色風格的場地來提供完整的一站式服務。 外燴 李靖文期許,透過上述多角化經營,能使台南晶英3年內營收成長達50%、在開業10周年的2024年繳出最亮麗成績單。 此外,考量飯店廚房量能有限,台南晶英聯手在地具產能空間的餐飲同業,進一步打造雲端廚房(Ghost Kitchen)提供訂閱制餐飲的龐大需求,目前已逐步將產品線拓展至咖啡廳,明年有機會跟不同連鎖咖啡廳合作,使台南晶英招牌觸及更廣泛的產業範圍。 台南晶英去年靠著國旅熱潮,逆勢繳出稅前獲利破億元佳績,今年則以創新營運模式面對三級警戒的更嚴峻挑戰,透過進階版多角化經營強化飯店軟體實力、積極尋找優質企業進行策略聯盟,順利達成超乎預期綜效,看好今年能達成獲利逾3000萬元目標。 在日本十年的新聞記者特派經驗,走遍了日本1都、1道、2府以及43縣,目前用心於日本與台灣的地方創生事業,帶領台灣學生與日本地方企業進行深度的合作。 曾任熊本縣觀光推廣大使,並且在各大學進行觀光經濟以及地方創生的演講。 消費者意識抬頭,而且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客源,餐飲業相對地提供多樣化的功能以滿足顧客不斷改變的需求與期望。 例如外賣、外燴、窗口服務、外送服務,提供電腦網路、商務與休閒設備的服務等,充分延伸餐飲服務業的範圍與內容。 如果新加盟店址的附近就有一家貝佛街餐廳,在營建期間,員工訓練可以同時進行; 否則,員工訓練就必須等待營建完成後,在新加盟店內進行, 這樣一來,新餐廳就必須再過幾個星期才能正式開張。 試問自己,上一次點關鍵字廣告是幾年前的事? 這是人性,大家都想點擊最夯最有人氣的網站,而不是假假的廣告,因此,直接避開廣告跳到自然搜尋結果已成為每個人搜尋上的習慣。 因此員工教育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服務品質的一致性與持續性。 疫後企業必備的四種能力為:韌性、新商業模式、數位轉型與遠距經營與管理。 對餐飲業來說,疫情將成新常態,如何思考客戶的習性與提高黏著度、更適宜的外送產品組合與包裝、互補性商品結合成Total Solution、電商與實體通路比重的調整,是未來成功之道。 目標顧客面:過去市場區隔比較強調,性別、所得、年齡、家庭生命週期、心理與行為,但透過疫情可發現地理區隔的重要性,以餐廳為中心,半徑3公里為核心,將圈內消費者變為目標顧客,除平時敦親睦鄰外,快速與售後服務均是重點。 通路面:商業4.0已進化到全通路時代,除實體通路外,餐飲業首重發展電子商務及外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