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環保部落格 » 6-2 餐飲情報 在餐飲業銷售額方面,106年至109年每年銷售額皆有所成長,自106年的5,160億元成長至109年的5,747億元(詳見圖3),109年受疫情影響,使得銷售額成長趨緩,110年5月開始疫情轉為三級警戒,用餐管制措施更加嚴格,餐飲業銷售額出現負成長,下滑至5,690億元。 根據過去5年的統計資料可發現,我國餐飲業之受僱員工人數在106年至108年呈現成長現象(詳見圖1),近兩年因受COVID-19疫情衝擊,109年首度出現負成長,109年及110年受僱員工人數大幅下降至39萬人左右。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於110年頒布「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11次修訂之定義,「餐飲業」係指「從事調理餐食或飲料供立即食用或飲用之行業」,且餐飲外帶外送、餐飲承包等亦歸入本類。 有些學者指出,PVC保鮮膜不能使用於微波加熱,但依據美國FDA表示在正確的使用方式下,並無任何PVC保鮮膜不能使用於微波加熱之證據;事實上,在美國一般家庭亦有使用PVC保鮮膜,且可使用於微波爐加熱,包覆時。 需與食物保持一英吋之距離,不得直接接觸食物,且不可完全包覆密封,需打開一角落讓蒸氣可散逸出。 由此可見,PVC保鮮膜不是不能使用於微波加熱,而是使用方法是否得當(可直接上網查詢)。 針對此部分,南亞家庭用保鮮膜在紙盒上業已加註相關標示與說明,提醒消費者注意。 目前,世界各先進國家均未明文禁止PVC保鮮膜使用於食品包裝,僅對其製品設立標準規範,只要符合規定即可使用。 依衛福部食品容器包裝規範,食品包裝容器使用後不能再回收到原產品,若做好清潔則可回收到同材質工業材料回收,達到循環經濟效益,或當作可燃廢棄物進行處理。 為進行源頭減量,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並鼓勵消費者多利用可重複使用之包材(或容器),門市主動不提供顧客吸管,針對現調飲品系列商品實施自帶杯獎勵金機制。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表示,今年數A較去年親民,每一大題的第一題都較為簡單,整體難度仍屬中偏難,中等程度以上學生皆有發揮空間,預估五標皆會提高。 PE保鮮膜係由聚乙烯製成,是一種可回收利用的材料,而且回收的途徑多種多樣。 回收料經處理後,可以重新用在塑膠袋、文具、鈕扣、拉鏈等生活用具及各種塑膠建築工具、塑膠門窗、泥灰桶,在農業上應用也比較廣泛,比如製造農膜、抽水管、農機具、肥料包裝袋等。 臺南減廢日,一開始規劃為每月1號,沒想到許多參與的店家都自行加碼,不只每月1號提供優惠,有的每週提供一天優惠,甚至常態性的天天提供優惠,以行動表達支持環保、減少產生廢棄物。 報導指出,好盒器是由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的宋宜臻、李翊禾兩人共同創辦,一開始是從台南的正興街3家飲料業者共同使用可循環使用的玻璃杯開始,經過3年的努力,目前循環體系已擴大到台南東區、中西區的餐飲店。 7-ELEVEN提前響應環保署7月上路的新法規,推出三大「自帶」優惠,於逾6400家7-ELEVEN門市購買CITY系列飲品,即享「自帶飲料杯現省5元」優惠;適逢6月22日世界雨林日,6月21至23日自帶杯現省7元;7月1日起,每月1日自帶杯加碼現省7元。 有些報導指出,塑膠內含有戴奧辛物質,但依據美國FDA中心研究食物安全及應用營養學的一位消保官Edward Machuga博士說『FDA找不到任何證據顯示,塑膠容器或膠膜含戴奧辛』。 在禁止餐廳內用後,餐飲業者陸續與外送平台合作以減緩衝擊,外送服務能讓餐飲業者更有彈性因應疫情調整經營策略。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110年報告指出,110年餐飲業者加入外送平台的比例為51.6%,相較於109年成長了12.4個百分點,且根據台灣趨勢研究於2021年所做的「第三級警戒下防疫新生活調查」指出,六成民眾在三級疫情期間曾經使用外送服務平台,外送平台成為疫情下,民眾減少餐廳內用的方式之一。 環保局持續推動多項環保措施,目前已有許多中正路商圈以外業者也提供自備容器享折扣,或設置二手循環袋櫃等服務,鼓勵更多業者響應環保行動。 機關、學校(一級行政單位)主辦之會議、訓練及活動;機關、學校辦公廳舍及校區內舉辦的會議、訓練及活動,不提供免洗餐具、包裝水及一次用飲料杯,並採用相關替代措施。 等廢棄物減量措施;節「電」之星及省「水」之星代表該業者於每位消費者身上平均耗費之資源低於同業業者,或已進行節能、省水裝置之設備更換;「購」安星則代表該業者響應綠色採購、購買具有環境標章之產品或是使用當季當地食材以減少食物里程數。 連鎖便利商店營業型態,在提供消費者各項商品與服務的過程中,會直接或間接受到供水穩定及水質的影響,尤其在水資源供給緊張的地區,如何降低自身營運對當地水資源的影響衝擊是統一超商在整體營運價值鏈中相當重視的一環。 統一超商所有營運據點均使用自來水,除現調飲品用水外,整體用水量以門市清潔為最大宗。 外燴 未來門市將規畫實施RO逆滲透餘水再利用,將RO逆滲透過濾過程中浪費的餘水從排水管線取出、接回水塔,可作為簡易水龍頭洗滌、大樓清潔及浴廁沖洗用,未來我們將持續追蹤用水量的變化,以作為未來目標設定與用水管理的參考依據。 人口成長以及現代人對於便利性與生活品質的追求,加速自然資源的消耗,加之氣候變遷導致地球自然環境脆化,目前全人類利用自然的速度是地球生態系統再生速度的1.6倍(註),意即人類超支使用了1.6顆地球。 即使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致使全球經濟活動下滑,但是許多研究顯示,對於自然資源的耗用僅短暫減緩,整體趨勢仍然持續惡化。